历史留痕于档案之上,岁月凝固于档案之中。在保利中轻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档案管理室,收藏着众多泛黄的档案。其中,26期由中国葡萄酒泰斗——郭其昌教授亲笔记录的简报尤为珍贵。翻开这一页页泛黄的纸张,我们循着历史的痕迹,揭开了新中国第一瓶干白的诞生记忆。
新中国第一瓶干白
浓缩酿酒领域“国家队”60多年风云
敢于担当
勇挑行业发展之重任
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他的一句笑谈:“中国缺少时尚的女性和美酒”,使国家把自主酿造具有国际标准的葡萄酒,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提到了重要日程上。
1978年,原轻工业部召开“全国啤酒、葡萄酒工业规划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葡萄酒行业,加快促进葡萄酒的国际贸易。但是,受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影响,当时我国生产葡萄酒的能力不足,产品质量较低,不符合国外消费者的要求,严重影响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干白葡萄酒新工艺的研究”即刻被列为原轻工业部重点科研项目,由原轻工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保利中轻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前身)和沙城酒厂共同承担,原轻工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郭其昌教授被委以重任,负责主持项目的研制工作。
坚定不移
第一瓶干白结出累累硕果
项目刚开始时,研究队伍由没有经过任何专业系统学习过的初、高中生组成,专业仪器和设备,专项科研经费都十分匮乏。郭其昌教授认为,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减少费用开支,是必须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尽快开展科研工作,郭教授亲自带领研究人员将职工宿舍改造成实验室,用水泥和砖垒成操作台。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团队不分昼夜地苦心钻研,不断汲取更多专业知识,不断筛选各种方案反复试验,最终,在大家不懈努力下,试制出葡萄酒加工小试设备。小试设备可通过压榨、分离、发酵、过滤等工艺酿造葡萄酒,从而进行循环往复的小试实验。
1978年8月-1983年1月,历时6年时间,研究团队对干白葡萄酒的酿酒原料、酿造工艺和设备进行了深入的研发,终于提出了优质干白葡萄酒酿造工艺的规格和特点,在河北沙城首创出“中国第一瓶干白”。
1979年,该葡萄酒获得国家第三届评酒会金奖和国家质量金奖;198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第14届评酒会获国际银奖,这是70余年来我国酒类在国际上首次获奖。该项目1983年12月通过原轻工部科技局组织的技术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第一瓶干白”的研制成功,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也为我国葡萄酒工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初心依旧
助力行业创新发展
在我国酿酒行业发展的重要关键点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科技成果推动了行业的腾飞。2013年,《发酵与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啤酒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在企业服务方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与行业龙头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我国酿酒行业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酿酒技术成果的转化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全新模式。尤其是2017年,保利中轻并入保利集团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在保利集团、保利中轻的带领下,坚持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与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联合推出酱酒业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中国食品研究院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ICAB),也成为国内食品发酵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目前酿酒行业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酿酒领域的科技工作任重而道远。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将积极发挥“国家队”“领头雁”作用,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发酵领域科研院所,构建全国酿酒科技创新基地、高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